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怎么选?

发布时间: 2020-01-13 14:25   来源: 科普中国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网》老年健康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老年健康,传播敬老爱老文化,倡导敬老新时代!
http://www.mdm.org.cn/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欢迎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房颤动(房颤)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的人,每十人中就有一例房颤。

图虫创意-255822176510541873.jpg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心房颤动时,心跳频率增快,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快得多,而且不规律,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心房不规则地快速蠕动,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跑到脑子里,就会导致脑卒中,严重者半身不遂甚至威胁生命;跑去堵塞肢体动脉,引起缺血坏死,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根据房颤的发作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更多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也可见于以前没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人。房颤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也可能出现房颤。中青年出现房颤,需要高度警惕,是否伴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病变。

  确诊房颤之后,只要房颤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进行抗凝治疗。譬如瓣膜病导致的房颤,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是一定要采取抗凝措施的,因为瓣膜病合并房颤是脑卒中极高危人群。

  一般采用口服抗凝药,其中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但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形成时,因肝素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选择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

  口服抗凝药,是把双刃剑,稍有不慎,除了造成例如牙龈出血、皮肤淤点等小打小闹的问题之外,还可能引发脑出血、眼底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服用抗凝药需要定期去找心内科的医生报到、验血、监测用药、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程蕾蕾进行科学性把关。

严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3455677927@qq.com)删除! |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阅读|国家级媒体|卫生健康委大全|卫健委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专栏|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媒体部|投诉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权威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影响力大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地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版上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浪博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闻发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基层健康网记者|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秘书长|中国基层健康网|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官网发稿|中国基层卫生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