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药健康教育委员会✅
- >>
- 基层抗疫
- 正文
【抗疫在基层】地方在行动19
【北京市朝阳区推出社区移动药房系列服务】在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朝阳区推出“社区移动药房”系列便民服务举措,让社区居民在特殊时期体验到了更加贴心、放心、安心的基层医疗特色服务。
一是极简取药服务。遵循线上多沟通、线下一分钟的工作原则,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长期使用同种药品的签约居民提供预约取药服务。签约居民在家通过电话、微信、朝阳健康APP等线上沟通方式,联系签约医生进行线上问诊、预约取药、健康管理等。签约医生根据居民用药需求,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开出虚拟处方,发送至药房,配药后药品集中送至“一站式预约取药点”。签约居民自己选择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在诊疗区外的“一站式预约取药点”,通过自助设备挂号、缴费,即刻取走药品,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截至2020年3月12日,朝阳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提供了9255人次的“极简取药”服务。
二是送药上门服务。依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关于为老年人“送药上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朝阳区社区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延伸服务内涵,推出为65岁以上签约居民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共三种配送方式,一由社区人员或社区志愿者等送药上门。二由老年人委托家属或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村)委员会等代为到社区取药。三由配送企业携带移动挂号缴费设备送药上门。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3月5日率先通过北京市及朝阳区两级医保部门验收,成功完成首单为签约失能老人送药上门服务,彻底打通为老年慢病患者送药上门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3月12日,朝阳区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签约老年人提供了179人次的送药上门服务。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浙江省常山县家庭医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签约服务】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家庭医生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重点疫区人群筛查、隔离对象健康监测、重点人群个性化服务,同时疫情防控期间签约工作不间断。全县共组建10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系了12.6万名签约居民。一是借平台搭连心桥,依托常山慢城“537平台”开通“智慧签约”,已提供视频咨询签约2300余人次。二是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片区为单位开通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指导就医53人次。三是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对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患有慢性疾病的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点对点宣教、送药上门服务。对有家庭成员接受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督促其他家庭成员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的签约服务对象,结合实际在做好防护的条件下开展上门护理、上门送药等服务。目前已对行动不便的32位高血压患者、28名糖尿病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重庆市荣昌区医共体高效运转 全力防控新冠肺炎】荣昌区充分发挥医共体优势,医防兼顾,一方面对疫情防控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保障日常医疗平稳有序。荣昌区已连续30日无确诊病例,未发生一起区内疫情扩散,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
荣昌区医共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坚决做实快速响应机制。疫情发生后,荣昌医区共体整体行动、各司其职,在医务人员抽调和医疗物资调配方面快速响应,组建分级诊疗、排查、管控等三个医疗领域专家团队。将医共体总院改建后备病房190个,分院设置出院患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病房11间,8个分院设置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医学留观病房16间。落实到位防控专项资金1798万元,接受捐赠物资价值490万元。落实各类口罩近20万余个,一次性防护服、隔离衣6000余件等,确保了一线医务和防疫人员物资保障。
二是坚决做好统筹兼顾要求。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温监测、预检分诊、实行实名就诊,落实新老病人分区等措施,加强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力度,确保普通患者正常就诊。建立专家巡诊、远程会诊机制,充分运用远程会诊平台,实行救治专家组24小时巡诊制,累计会诊不确定病例148次。建立总院分院有序转诊机制,总院转运疑似病例41例(确诊患者9例),总院分院共转运发热患者2241人次。医共体内上转普通患者431人,下转80人。建立总院分院横向纵向信息交换制度,定时交换人员信息;充分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开展流调、病例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是坚决做优精准服务措施。针对新冠肺炎治愈病人的康复服务,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两个医共体通力合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对治愈出院病人开展14天中医康复治疗。针对慢病患者用药服务,医共体内上下联动,分院提需求,总院负责配送,解决慢病患者就近取药问题。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对血透患者实行一人一策,落实专人服务、专车接送。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在医共体内抽调92名人员作为防疫督导员,对全区复工复产企业进行巡回督导、驻厂和包片督导服务,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服务,累计督导企业1767家次。做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57名区级专家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当好签约对象的“保健师、治疗师、康复师、引导员”。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