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基层】地方在行动22

发布时间: 2020-04-30 15:46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网》老年健康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老年健康,传播敬老爱老文化,倡导敬老新时代!
http://www.mdm.org.cn/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欢迎您! 

【宁夏家庭医生站在疫情防控“最前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214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迅速集结,发挥网格化优势,积极投入战“疫”一线,从“隔离重点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四方面着手,在重点人群排查、隔离医学观察、预检分诊、防控知识宣传等方面成绩显著,筑起坚守百姓健康的一道防线。
  为了让居民能够得到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服务,兴庆区3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公开负责人电话和值班电话,确保群众第一时间联系到医护人员;建立重点人群、外省返银人员、密切接触者、疫点管理名册,实行“红、黄、绿”分级分类管理,重点人群追踪管理;利用新媒体优势,对不同小区、不同人群分类组建微信群,每天进行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开展心理疏导答疑解惑。
  平罗县境内的第一个卡点——陶鄂公路宁蒙交界处的监测点对做好宁蒙交界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平罗县陶乐镇家医团队主动请缨、全员请战,配合镇干部、公安、交警、路政等人员设置检测站,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排查,不畏寒风,守好“门户”,深夜中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为解决好疫情防控期间辖区已签约慢性病患者用药问题,家庭医生上门随访,送药入户,宣传防控,化身为百姓疫情防控的“平安符”。平罗县姚伏镇中心卫生院将家庭医生重新编为6个服务团队,制作了6000份健康联系卡,每天走村入户开展巡回医疗和疫情防控宣传及随访等工作,确保全镇3000余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能及时就医;盐池县冯记沟乡卫生院5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辖区约11000名群众第一时间建立起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全防全控的防控工作机制,保证883名慢性病患者用药的连续性,主动送医送药上门;平罗县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辖区返宁人员挨家逐户走访,第一时间与其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与定点医院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指导做好至少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及记录。疫情防控,家庭医生服务不仅减少了社区居民的出入降低了疫情防控的压力,更拉近了医务人员与居民之间感情纽带。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内蒙古乌海市构建闭环联动体系加强发热病人管理】为及早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及早切断传播途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印发《关于建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病人联动机制的通知》,制定了乌海市医疗机构发热患者随访管理流程图,规范管理流程。明确了机构职责,建立发热病人联动管理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师负责对接诊发热病人进行全面筛查,对于符合留观或住院的,及时收入留观;根据流行病学史、化验结果及症状,不符合留观或住院后回家的患者,市级医疗机构及时把信息汇总到市卫生健康委,市卫生健康委汇总后反馈到区级卫生健康委,各区卫生健康委安排基层医疗机构随访,从而实现市级、区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对发热病人管理的无缝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到辖区内居家发热病人信息,安排社区医生对发热患者进行追踪管理,对发热患者进行随访登记,实施网格化管理。对于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者,基层机构及时报区级卫生健康委,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患者进行会诊讨论,基层机构持续随访,直到随访患者在不服用药物等治疗的情况下,体温正常、无呼吸道症状3天后,停止随访。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出院病人的“上海之家”】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山公园的锦江之星酒店,成为许多新冠肺炎痊愈出院后无居住地患者的首选康复宾馆。按属地化管理,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管了7位客人。考虑到7位客人暂且不能回家的孤单感和出院后对自己病情康复的不安全感等心理焦虑情况,中心在安排出院后随访时,采用定点定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访视模式。全科医生承担客人的基础疾病的管理、心理上的疏导和目前的健康观察任务,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出院患者、酒店前台和全科医生之间的联络。
  针对客人的焦虑和顾虑,华阳医务人员们进行基本的心理安慰,并给予原治疗用药服用,每日访视二次。遇到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心求助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得到及时的专科援助,缓解了客人的心理症状。
  大多数入住“上海之家”的客人是外地来沪人员,背井离乡、又在外隔离的一个多月里,遇到基础疾病治疗用药紧缺、心理焦虑等各类健康、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难。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家庭医生给予他们更细致、更人文的健康关怀。疫情无情,华阳有爱!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健康委供稿

  【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卫生院提供疫情防控机器人外呼服务】南龙镇作为临夏市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南龙镇卫生院为切实做好卫生院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六支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每支小队由一名家庭医生为队长,带领各村乡村医生和公卫专干下村入户对外来务工返乡人员进行监测,每天下午6点准时上报每日健康随访档案数据,确保了乡村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让乡村疫情防控工作更实、更准、更入心,南龙镇卫生院与企业合作,在做好每日健康随访的基础上,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疫情防控机器人外呼服务。向辖区内所有外来务工返乡人员每天一次健康询问,包括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等状况,并提供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督促返乡人员认真做好14天自我隔离,提醒勤洗手、戴口罩等日常防护。疫情防控机器人每次外呼后,还会形成一个数据分析表,分项列出所有人员反映的临床表现,一旦异常会及时提醒包村家庭医生关注。根据疫情防控机器人汇总出来的数据,分析外来务工返乡人员外呼中反馈的临床症状,结合家庭医生每日随访情况作出初步判断,视人员具体临床情况安排家庭医生进一步上门随访,排除疑虑。外来务工返乡人员定向外呼让目标群体更准,每天一次的健康教育和防控提醒让返乡人员的自我隔离更加入心。疫情防控机器人给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摸排多了一份保障和安心,让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更扎实。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风雨同舟抗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投入到抗疫中。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对辖区各行业一线防疫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中心兼顾杏花岭区两个指定隔离点,星海湾大酒店和莫泰酒店医学观察工作,负责接收、讲解、人员登记、房间消杀、安排入住、为密接人员发放“七个一”(一个体温计、一个口罩、一个表格、一支笔、一份宣传册、一个含消毒液的喷壶、一块抹布),做到四个到位(密切接触者追踪随访到位、医学观察到位、纪录登记到位、信息报送到位)。截止3月底,已接收星海湾大酒店隔离点86名密接人员、61名返并人员,莫泰酒店23名境外返并人员入住。  
  中心还向山西省红十字会定向捐赠防控医务用品。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N95口罩350个、医用口罩5000个、84消毒液200瓶、体温计20支等防护用品。并为环卫工人、低保户、老年人、街办居委会等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发放“新冠肺炎中药预防茶饮”2000份,价值1.6万元。

向山西省红十字会捐赠新冠肺炎中药预防茶饮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严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3455677927@qq.com)删除! |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阅读|国家级媒体|卫生健康委大全|卫健委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专栏|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媒体部|投诉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权威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影响力大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地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版上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浪博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闻发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基层健康网记者|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秘书长|中国基层健康网|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官网发稿|中国基层卫生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