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普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发布时间: 2019-12-28 18:40   来源: 未知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网》老年健康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老年健康,传播敬老爱老文化,倡导敬老新时代!
http://www.mdm.org.cn/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欢迎您! 

   □王倩(媒体人)

    如今,健康科普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跋山涉水,把讲座搬到大山里,把科普知识带到田间地头。然而,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专家在台上大谈特谈,听者在台下面面相觑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下,农村居民对健康科普的需求十分迫切。如何提高健康科普的精准性,让科普知识真正走进百姓心里,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健康领域具有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特点。众所周知,医学本就极其复杂,加上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普通人群缺乏健康知识是大概率事件。而偏远地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更是健康素养水平偏低。他们不仅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还往往因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听风就是雨”,甚至听信健康谣言。

    由于不同人群知识水平、文化结构有差异,若将科普知识“硬塞”给公众,不太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做科普,应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传播,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农村居民来说,科普内容必须接地气,科学、通俗、易操作三者不可偏废。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天平和特制的限盐勺,但只要告诉他们这相当于一天只吃一啤酒瓶盖的量,就好懂、好记、好办。老百姓不仅听得明白,还省时、省力、省钱。

    此外,健康科普不应仅停留在简单地向公众传授科学知识,而应通过健康知识、技能、理念的传播,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活方式。如果讲者把科普当成任务,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主,科普效果可想而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教育专家王陇德曾说:“有人觉得健康科普很简单,其实不然,健康科普是一项高层次、高难度、高科技含量的创造性工作。”专家要舍得把精力放在健康科普上,多用一些心,多下一些功夫,效果可能大有不同。来源健康报

严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3455677927@qq.com)删除! |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电子版阅读|国家级媒体|卫生健康委大全|卫健委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专栏|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媒体部|投诉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权威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影响力大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地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版上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浪博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新闻发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官网|中国基层健康网记者|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秘书长|中国基层健康网|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官网发稿|中国基层卫生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