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mdm.org.cn)基层头条报道
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之道是一种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它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养,以维护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中医治未病养生之道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中医养生始终强调“治未病”,认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原则源于《素问》中的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任何生命变化都是在动静两种动态平衡中产生的,动静要适度,劳逸要结合。适当的运动可让身体精神饱满,而“静”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上的相对安静状态,指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以达到心境空明宁静的境界。
养生应注意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应根据四时昼夜的变化规律,调控自身精神活动、起居作息;根据性别、年龄及不同体质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养生手段和方法。
五脏健康是形体健康的根本,养生强调保养五脏,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又特别强调保养肾与脾胃。
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会产生影响,中医强调人们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春天保肝、夏天养心、长夏健脾、秋季润肺、冬季护肾--天人合一。
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
运则立,动则健。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便可健康长寿。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选用合适的药物和疗法,以达到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之道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养生方法,还融入了现代健康理念,旨在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健康的目标。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www.mdm.org.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健康科普馆 于 2024-05-04 01:03:02发表在中国基层健康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亦不作为健康指南或者学术参考。【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共工新闻社.上海监督邮箱):975981118@.qq.com】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国基层健康网文章链接: /jiankang/2281.html
上一篇
亚健康状态的自我检测方法
下一篇
如何科学制定运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