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mdm.org.cn)基层头条报道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心理修养的途径。以下是太极拳中几种有效的心态调整方法:
太极拳强调“心静用意”,即在练拳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注意力的集中。习练者需要始终围绕这一原则去做,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达到心静气和的状态。在运动中注重一招一式,也是一种求静的方法。这种练法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环生,会使旁观者看来,动作显得柔和优美,好像行云流水,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
太极拳中的“无中生有”理念,指的是通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产生一种特异能量、一种新生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太极拳爱好者通过身心调整,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过程。通过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导引这种特异物质的产生和聚积过程,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太极拳强调神为主宰,这里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发轫点。意念在锻炼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身体的状态。主宰就是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让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意念的发轫点做主人、发指令。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被姿势催发出去的。
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分清虚实——重心所在为实。在形体上调整虚实时,可以通过调整脚的重心,使身体左右平衡;也可以通过根据具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或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还可以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在意念上调整虚实时,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的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
太极拳的动作构成上要有圆的内容,在形体各个部分之间要圆。若不圆就容易僵,一僵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怎样才能做到圆的呢?按照太极拳“腋窝像夹着个热馒头”、“勒腰束气把裆撑”等要求调整好身形。一方面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连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绵连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连。
通过上述方法,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整心态,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www.mdm.org.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健康科普馆 于 2024-05-06 02:47:41发表在中国基层健康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亦不作为健康指南或者学术参考。【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共工新闻社.上海监督邮箱):975981118@.qq.com】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国基层健康网文章链接: /jiankang/2639.html
下一篇
太极拳松沉劲的训练技巧